閱讀完心靈工坊 2023 年 6 月的新書《解離女孩》,分享我的讀後心得。
《解離女孩》讀後心得
說來很巧,前幾日參加某心理治療所的開幕時,才和接下來的新同事們初次聊天,然後被大力推坑 EMDR(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治療),「既然你對 IFS(內在家庭系統治療)有興趣,那麼,很推薦你 EMDR」語意大概是這樣,這話是他們對我說的。
有一種看待人的觀點是這樣:
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,會因為不同的經驗、對這些經驗的反應,我們會有不同的想法、衝動、感受、身體感覺等等,以上不同的元素並不會僅僅出現於事件當下,很有可能繼續留下來、陪著我們一起走我們的人生,所以每個人的內在都會有許許多多不同的部分。有些可能是你喜歡的,有些可能讓你非常折磨,我們應該要怎麼去應對他們呢?特別是面對那些我們不喜歡的部分。
對我來說,這本小說就跟這個主題有關。
《解離女孩》這本書是一本圍繞在一位解離性身份障礙症(DID)患者的精彩小說,是治療師艾迪與來談者思雅的一趟心理治療之旅,對我來說,也像是一份偽個案報告或是治療筆記。
我喜歡這本小說的原因,不只是他很好看,更個人的理由是,作者特別花一些篇幅描述心理師的內心世界以及治療室外的生活,這很接近現實,治療室裡的工作跟我的生活並不是完全隔離,中間好像有一層膜,看似隔開,但兩邊其實又會透過某些方式相互流動、影響。我也很喜歡作者持續標註現在是第幾次的諮商、開始諮商到現在過了多久,這讓我覺得好貼近我的工作,好可以想像。
當然我也有對這本書的擔心,當民眾對於心理治療的想像大多與談話治療有關,EMDR 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冷門、特殊的療法,我不確定這本書在幫助讀者初步認識 EMDR 這方面做的如何,畢竟又不能說太多反而像是教科書、說得不夠又會太陌生。
但我認為,不論是任何對心理治療感興趣的人,或者是已經在執行心理治療的專業工作者,我相信閱讀完本書都會收穫屬於自己的禮物。
如果要再用幾句話為這本書作結,我會想到我常常有過的一個想法,有時我也會向個案分享。
如果你內在有一個你自己很不喜歡的部分,他明明是你的一部分,他存在在那裡不是故意就是要弄你、搞你,他可能有他的功能,他可能有他的意義。讓我們一起來看見他。
分享我演講時常用到示意圖
我們內在有很多部分。
如果我們以為有一部分是真正的自己,其他部分則不是。
如果我們瞭解每一個部分都是我們的一部分。